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医用呼吸麻醉机的临床应用
医疗器械维修 | 2014-07-28 16:57:09    阅读:1007   发布文章

  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很多国家先后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特点是,由于患病人数的大量增加,使医疗费用的增加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加之大多数国家在二次大战后建立的医疗保障体系都是以高福利政策为基础的,使得国家财政收入难以维持庞大的医疗费用开支。因此,进入九十年代后,各国相继开始进行医疗制度改革。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补贴大量减少,使得医院不得不大力削减医疗成本,提高效率,以增加收入。由此产生了快速周转技术(也称快通道麻醉)和“办公室麻醉”。


  所谓快速周转技术,主要是通过尽可能压缩术前住院天数、尽可能使用短效****、尽可能采用如内窥镜(胸腔镜、腹腔镜)和各种吻合器(胃肠吻合器、血管吻合器、皮肤缝合器)等新技术以缩短手术时间,尽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感染以缩短术后住院天数等手段来达到提高床位周转率的目的。其根据是对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所进行的研究。通常情况下,手术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有两个高峰:一是术前检查费用,二是自手术日起三天内的费用。虽然前一个高峰为医院带来了利润,但等待检查结果所耗用的时间抵销了利润,也影响了床位的周转。因此,目前多将术前检查安排在门诊进行。病人在手术前一日入院或手术晨入院,手术后一旦病情稳定即出院且由于使用吻合器和皮肤缝合器,一般不需拆线。通过快速周转技术,使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可在4天出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同时也使医院获得了最大利润。


  快速周转技术能得以广泛开展,与麻醉学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短效、超短效****的问世、以及麻醉机、监护仪的进步,使快速周转技术成为可能。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等,均是起效快、作用时间仅十几分钟的药,注入体内后可迅速产生麻醉作用。手术结束后几分钟内病人完全清醒。如配以完善的术后镇痛,病人稍休息后即可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家休养。这种麻醉技术的出现,导致了门诊手术麻醉和“办公室麻醉”的大量增加。


  所谓“办公室麻醉”即泛指在各科医生的诊室内所施行的全身麻醉,包括:门诊外科手术的麻醉、人工流产麻醉、各种内窥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检查的麻醉、以及心导管检查、脑血管造影、以至拔牙术所施行的麻醉。目前“办公室麻醉”已占美国麻醉总例数的30%~50%。除了前已述及的短效、超短效****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的广泛使用外,喉罩等不需气管内插管而又能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的器具的发明,也是“办公室麻醉”能大规模开展的主要前提。此外,随着“办公室麻醉”的开展,一批原本并不被看好但体积小巧、便于移动的低档麻醉机,现已成为热销货。一些没有此类产品的麻醉机生产厂家,也在积极研制,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通过闭环反馈,实现临床麻醉的自动化,是麻醉医生多年来的梦想。早在50年代,即有人设想出理想麻醉医生的模样,他坐在电脑控制台前,通过屏幕观察病人的状态,通过各种手柄、按钮、开关来调节麻醉和病人的生理状况。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这一设想已距离现实不远。实际上,在60年代,即有人进行过反馈麻醉的实验。由于当时对麻醉的认识还不深入,反馈指标也仅限于血压、心率,因此效果不够理想。以后又有根据肌松监测结果进行自动反馈试验的报告。但由于对麻醉深度及其判断指标的研究的滞后,研究进展不大。到80年代后期,有人从训练麻醉医生的角度出发,开始进行电脑软件的开发,并有很多软件,可逼真地模仿临床麻醉的各个方面,包括加深麻醉后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气管插管时因麻醉过浅而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加快等。这种仿真系统再配上人体模型、麻醉机输注泵,已经为闭环反馈自动麻醉系统提供了正常的基础。直到监测镇静深度的指标—电脑双领指数BIS)和监测交感神经过度反应的指标—心率变异指数(HRVI)的出现,才为闭环反馈自动麻醉系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目前己可通过控制BIS<60(防止术中知晓)、HRVI30~40(防止过度应激)、血压在正常范围(SP90~130/DP60~80mmHg)、心率在55~80次/min来实现自动反馈麻醉。从初步报告的结果来看,闭环自动反馈麻醉系统己可以实施临床麻醉。但为了保证病人安全和满足手术医生的特殊需要,仍需要人工在适当的时机对系统进行干预、即开环控制。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